*本内容来源各媒体或网络,非官方解读,仅供参考。
【编者按】
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等三位来自规划顾问组的专家,以及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对规划做了集中解读。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凌纪伟)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共分8篇27章,从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规划提出12项主要指标,其中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从现在的18位提升到第1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15.6%提高到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它有何新特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认为,规划突出顶层设计,坚持有序推进,充分体现了需求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紧密结合,特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确立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进而部署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认为,首先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规划,它不仅关注科学技术研究、改革和发展,更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创新的全链条进行的一次整体规划。其次,规划更加注重科技的超前引领性,更加关注依靠创新构建先发优势。第三,规划非常关注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问题。第四,规划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重大部署,比较体系化地提出在深海、深蓝、深空、深地等能够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保证国家战略优势的领域的考虑部署。
近些年,国家陆续发布了多个涉及科学技术的规划,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国家首次将“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规划。
一直参与规划制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深有体会地说,“这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与创新的结合。”她表示,创新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到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的全过程,创新不仅仅是科技概念,更重要的它是一个经济概念。规划体现了科技和经济、科技和创新的结合,它不仅包含了科技政策,还包括经济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政策包。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看来,在22个专项规划中,科技创新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指出,从国际上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能力的竞争,中国必须牢牢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产业变革的机会。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不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产业结构调整,背后都需要依靠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对于创新的期待和需求非常高,而本次出台的规划覆盖面很广、涉及领域很宽,可以说有针对性地回应了这种需求和期待。
据悉,在制定规划前,科技部花费一年多时间,专门组建三十多个不同课题进行前期研究,包括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施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国家重大专项的中期评估,对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技术预测等。
热点解读
□ 分层次部署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规划在第11章提到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优化发展布局,创新体制机制,集成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对此,吕薇认为,规划构建了分层次建设区域创新的体系。她分析说,比如对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部署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二个层次是要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第三个层次就是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第四个层面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中国各地区域发展不均衡,要素布局、创新能力相差大,不可能齐步走,因此必须因地制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吕薇说。
□ 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规划在第14章提出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对此,薛澜认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体系都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全面开放,才能保证新的知识、新的人才全方位的流动,使得资源有效配置。不管是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新,还是欢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丰富创新生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参与全球创新治理,薛澜建议,一是完善开放机制,全方位引导资源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在国家层面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吸引海外资源到中国建设创新中心,制定技术移民政策,加强科技合作等等;三是在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包括创新规则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确保拥有公平参与的机会;四是中国科学家要主动参与到国际科技创新和交流活动中。
□ 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应相辅相成
规划第8章提出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显著提升我国的科学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对此,刘德培院士指出,有目标导向、有任务要求的研究,一般都是由需求驱动的,它所取得的成果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颠覆性的技术需要源头创新,源头创新可能经历多次失败,甚至被反复争论,最终创新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这样的研究属于自由探索。自由探索的成果可能会催生新的学科,推动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表明自由探索、学科交叉渗透会产生全新的动力。
“自由探案和目标导向两个应该相辅相成。”刘德培说。
□ 部署启动15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规划第4章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实施好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新部署的15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包括量子通信、脑科学、深空探测等6个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智能电网等9项重大工程。
许倞指出,这15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是面向2030年的战略部署,在论证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就是这两类项目要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格局。
许倞认为,重大专项对于提升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解决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发挥了突出作用。比如,面对埃博拉、寨卡病毒,中国能够率先或比较早的研制出病毒的防御疫苗,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这得益于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实施。他说,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生物、信息技术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新的产业。瞄准未来新挑战,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重大战略意图的重大项目,既是对总结前面重大专项基础上的再发展,也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新布局。今年年底,根据每个项目的特色,将抓紧启动这些新项目。
□ 创新文化是创新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
规划第24章提出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进科技界与公众的互动互信,培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文化。
对此,薛澜认为,现代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许多新的技术应用存在不确定性甚至风险,而公众对这些风险的认识往往不足或不全面,这就需要科技界和公众加强有效对话,化解潜在风险。公众也要树立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吕薇认为,创新文化是创新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创新是有风险的,创新文化的一个核心就是敢为人先,在创新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宽容失败,创新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而文化是很难复制的。
[责任编辑: 冉晓宁 ]
(转载自: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8/08/c_129213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