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金桥企业看过来,政策释放红利了!
发布时间:2019-04-14    报送来源:金桥发布

2018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复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整合优化为金桥综合保税区。作为浦东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是金桥开发区产业发展转型的大好机遇。《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已于2019年1月12日正式印发实施。

若干意见共提出了21项具体任务举措,着力培育综合保税区在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竞争新优势,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

这些举措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利好呢?请往下看!

1、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加工制造中心

拓展两个市场

积极稳妥地在综合保税区推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预期收益

上海目前有松江、闵行出口加工区获批参加试点,两区内共有试点企业17家,2018年全年共监管进境保税货物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倍。此次试点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后,金桥南区在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区内企业符合条件均可开展此项业务,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变化,灵活有效对接国内国外市场。

提前适用政策

自国务院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之日起,对入区企业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等,在确保海关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可按现行规定享受综合保税区税收政策。

预期收益

此项措施落实后,新设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将能提前适用相关免税政策,便于企业入驻区内后尽快进口相关设备并进行生产等经营活动。

释放企业产能

允许综合保税区内加工制造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

预期收益

取消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利用海关监管期内免税设备开展委托加工业务的资质要求,允许区内加工制造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突破了原委托外加工政策中对于企业生产工艺、设备适用条件,可有效释放目前上海各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产能,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

促进内销便利

将在综合保税区内生产制造的手机、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品从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中剔除,便利企业内销。

预期收益

对综合保税区内生产制造的手机、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品,从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中剔除,等同于国内生产货物销售,无需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取消进口内销许可证后,此部分企业可因此减少通关成本,扩大内销比例。同时,也吸引更多区外企业进入区内开展业务。

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简化海关业务核准手续,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自主备案、合理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

预期收益

给予综合保税区内诚信企业部分业务自主权,有利于减少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管理自由度、提升管理效能,同时降低海关的监管成本。

2、推动创新创业,打造研发设计中心

促进研发创新

除禁止进境的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口且在区内用于研发的货物、物品,免于提交许可证件,进口的消耗性材料根据实际研发耗用核销。

注意

仅适用于有形的研发料件

不按照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执行

应当设立专门的保税研发电子账册

预期收益

此项措施有利于吸引一批技术研发企业入驻综合保税区内,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建设创新高地

综合运用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支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创新机构在综合保税区发展。

预期收益

目前上海地区综合保税区内尚无此类创新机构。此项措施有利于推动综合保税区内产业从加工物流为主向保税服务为主转变。可与前述保税研发政策相配合,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优化信用管理

综合保税区内新设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经评定符合有关标准的,直接赋予最高信用等级。

预期收益

目前,上海各综合保税区企业的信用等级认证与区外企业一致。此项措施将吸引高信誉高质量企业入驻。

支持医疗设备研发

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进口的医疗器械用于研发、展示的,可不办理相关注册或备案手续。进入国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注册或办理备案。

预期收益

上海医疗设备研发产业发展较好,目前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此项业务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注册或办理备案。该措施突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相关现行规定,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

3、推进贸易便利化,打造物流分拨中心

简化进出区管理

允许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出口关税、不涉贸易管制证件、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模式。

预期收益

该措施允许非涉税涉证、企业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通过非报关等方式从境内进入综合保税区。为相关货物通过非报关方式入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降低制度性成本。

便利货物流转

运用智能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模式,简化业务流程,实行数据自动比对、卡口自动核放,实现保税货物点对点直接流转,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监管效能。

预期收益

目前根据海关总署的要求,正在特殊监管区域全面推广应用金关二期系统。待全国各综合保税区全面推广金关二期保税流转系统后,将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监管效能。

试行汽车保税存储

允许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综合保税区内开展进口汽车保税存储、展示等业务。

预期收益

目前仅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地区的企业可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保税仓储。现在有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机场综保区在开展平行进口汽车的保税仓储业务。将现行仅平行进口汽车可享受的保税仓储业务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汽车后,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整车进口口岸,将获得较大受益。

促进文物回流

优化文物及文化艺术品从境外入区监管模式,简化文化艺术品备案程序,实施文物进出境登记审核,促进文物及文化艺术品在综合保税区存储、展示等。

预期收益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特殊监管区域,已会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出台针对美术品监管的便利进出措施。该措施简化了文物及艺术品入区准入手续,有利于促进区内文化艺术品展示平台建设。

4、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检测维修中心

开展检测维修

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出口检验认证服务。

预期收益

上海海关区内除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嘉定出口加工区外的其他特殊区域均已开展保税维修业务,但经商务部批准开展全球维修的企业较少。此次措施在综保区内放开了对全球维修、第三方维修的限制,无需再经商务部批准,同时取消了维修货物修理完毕必须复运的限制,将使上海更多企业参与全球维修。

支持再制造业

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再制造业务。

预期收益

上海目前已有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等再制造产业企业开展业务。此项措施是对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保税再制造业务的明确支持,将推动再制造产业在区内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创新监管模式

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口已获批的人用疫苗或体外诊断试剂,允许在具备必要监管查验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内查验。境外入区的食品,如需检测的,在抽样后即放行,对境外入区动植物产品的检验项目,实行“先入区、后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处置。

预期收益

此项措施是对区内检验检疫业务的改革创新。为促进综合保税区升级发展,提高进入综合保税区货物的便利化水平,对境外入区生物制品、食品、动植物产品的检疫和检验项目实施分步处置,提高通关效率。

5、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打造销售服务中心

发展租赁业态

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大型设备涉及跨关区的,在确保有效监管和执行现行相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按物流实际需要,实行海关异地委托监管。

预期收益

此项措施是对原区内融资租赁业务支持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使上海地区的综合保税区也能够享受其他自贸区的海关异地委托监管政策,促进上海融资租赁业态的规模化发展。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逐步实现综合保税区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

预期收益

在全国所有综合保税区实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措施,将推动全国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的全面发展。上海地区所有特殊监管区域均将受益。

 

支持服务外包

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进口专业设备开展软件测试、文化创意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跨境服务贸易。

预期收益

目前上海各特殊监管区域内为开展此类业务所进口的、属于20种不予免税货物的机器设备必须征税。政策突破有利于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服务外包类企业入驻。

支持期货交割

支持具备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开展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商品期货保税交割业务。

预期收益

目前原油期货作为试点品种,已实现引入境外交易者开展交易,同时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实物交割(原油期货上市初期启动库容315万立方米,位于大连、上海、杭州、宁波、青岛、湛江6个关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已开展此项业务,将推动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

推广创新制度

经政策评估后,支持综合保税区率先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中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的改革试点经验。

预期收益

国务院、海关总署已分四批推出自贸区创新制度。其中,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已有多项海关(含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按照批复之日起一年内完成验收的目标要求,金桥管委会把综合保税区验收作为2019年度重点工作,围绕“以通过验收为引领,提升区内品质实力;以综保区建设为核心,带动金桥南区整体提升;以南北联动、内外互补为原则,打造浦东产业发展新高地”,坚持顶层设计谋划,正统筹部署抓好落实,持续有力推进验收工作。